Search

上文提到,說話時運用數字有助增強說服力,但用數字時亦有 4 個小竅門值得留意,識用仲更能事半功倍。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上文提到,說話時運用數字有助增強說服力,但用數字時亦有 4 個小竅門值得留意,識用仲更能事半功倍。

1. 「 20% 機會成功」vs「10 次有 2 次成功」

「20% 機會成功」和「10 次有 2 次成功」,這兩種說法當中說明的機率雖然相同,但聽起來是否後者比較有說服力?所以,數字的表達方法是需要技巧的。

2. 「10 次有 1 次會成功」vs 「10 次有 9 次會失敗」
數字如何表達都會有正面或負面的意思,例如 100 次有 15 次會成功、嘗試 100 次會失敗 85次;大約 7 次會成功 1 次、挑戰 7 次會有 6 次失敗等,所以需要因應情況而靈活運用。

3. 善用「單位平均量」取代龐大數字

不是用數字佐證,說法就有說服力,有時候需要以「單位平均量」取代龐大數字。記得當年 Steve Jobs 提到 iPhone 銷量時,佢一開始就講「開售後 200 日,就賣出 400 萬部 iPhone 銷量。」隨即又補充,「平均計算,即相等於每日賣出 2 萬部 iPhone。That’s incredible.」數字要有力量,必須讓人感受到具體的意象。「一日 2 萬部」比「 400 萬部」更能感受到銷售有幾咁犀利!還有最後補一句「That’s incredible」引導大家這是非常厲害的成績亦功不可沒。

4. 配合文字說明更顯說服力

震撼人心的數字若沒有文字說明作根據,說服力亦會減半。早前見到有個 Software 用「提高 30% 的生產力」作為 slogan,之後再睇落去,並沒有其他任何進一步的說明或根據,感覺就如空口說白話。「提高生產力」和「降低成本」不一樣,「降低成本」有明確的數值,「提高生產力」比較空泛,因此,必須靠配合文字說明解釋才能表示提高 30% 的意思,單靠一個數字並沒有說服力。

#MrBusiness


Tags:

About author
叫得做Mr. Business,從商業到創業範疇當然都手到拿來,想同我一樣可以縱橫商業社會,就由今日起跟住我Mr. Business
我Mr. Business咁出色嘅男人,就算嚮商業領域,都好似漆黑中嘅螢火蟲一樣,咁鮮明,咁出眾! 宗旨 : 想講咩就講咩,略盡綿力分享商業資訊俾大家。
View all posts